[會計教室]簡談會計的用處及運作

前言

大家相信看過,香港的上市公司每年要公佈最少兩次業績,即是要公佈其在該年度或半年度內的財務表現。其實,不只是上市公司,一般的公司也要做「財務會計」(Financial Accounting)的,即是每一年要擬備一系列的財務報表,說明在該年度的財務表現,有限公司的財務報表,更需要交由註冊會計師進行審計(Audit),並由執業註冊會計師(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(Practising))簽署審計報告,向公司股東(Members)交代其財務表現,以及指出該財務報表是否有問題。

財務會計,可以說是在商業世界中的一種語言,說出公司的財務「故事」,其財務報表及表現可以影響不同的持份者的決定,例如投資者是否決定對該公司作出投資、銀行或財務機構是否批出貸款,或是政府以此作出評稅或其他社會政策。

財務報表的基本部份

一份財務報表,應該有以下四項報表:
(1) 損益表 (Income Statement, 或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): 說明在一個時期 (年度、半年度或季度等等)的公司所錄得的盈利(Profit)或虧損(Loss)。
(2) 資產負債表 (Balance Sheet, 或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): 列明該公司在財務報表日,所擁有的資產(Assets)、負債(Liabilities)及股東權益(Shareholder’s equity)
(3) 股東權益報表 (Statement of Shareholder’s equity): 基本包含累積盈利或虧損,以及在該年度發放的股息(Dividend)
(4) 現金流報表 (Statement of Cash Flow): 列明在年內的所增加或減少的現金,以及流入或流出的動向

我們會在日後的文章中,進一步談談各報表的處理方法。

基本準則

香港的會計準則,基本上跟隨國際會計準則。最基本的,我們採取權責發生制原則(Accrual basis)入賬的。簡單而言,是每項收入或開支,在特定時期產生的,不論是否已收到款項或付款,均會視作該時期的收入或支出,並產生相對應的資產及負債的變動。我們在日後會再作詳細解釋。

香港的會計準則,基本上採用HKFRS (Hong Ko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),以及HKAS (Hong Kong Accounting Standards)。

年結日

香港的財務報表的年結日,沒有特定的限制,公司可因應業務性質及需要決定年結日。通常較多使用每年3月31日、4月30日及12月31日為年結日(Year end date)。

故事模式

日後的教學文章中,我們會採用故事模式,結合會計知識及準則作出教學。我們先在此說說故事的背景

銅鑼燒有限公司 (Dorayaki Company Limited)

「銅鑼燒有限公司」為本教學故事的主角公司,主要業務為批發及零售銅鑼燒,以及其他日式和果子及零食,其基本資料如下:
財務報表年結日: 每年12月31日
主要角色:
大雄 (公司董事及股東)
靜香 (兼職會計,平日上午上班)
春夫、安雄 (司機及送貨,以及處理公司雜務)
悅子 (店舖銷售)
另有其他配角及員工

靜香音樂學校有限公司 (Shizuka Music School Limited)

此公司為靜香及出木杉成立的,主要提供鋼琴及補習課程,前者由靜香負責,後者則由出木杉負責,兩人均為公司董事及股東,年結日為每年3月31日。

小夫地產有限公司 (Suneo Properties Limited)

小夫為公司董事及股東,其公司有持有多個物業,可供出租或出售。年結日為每年12月31日。

胖虎速遞有限公司 (Gian Express Limited)

胖虎及胖妹為公司董事,而胖虎為公司股東,提供本地快遞服務。年結日為每年4月30日。

由下篇文章開始,我們會帶大家走進會計的世界,先從基本開始,談談會計的運作及入賬的方法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,多謝!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